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艺学的拓疆与文化研究的崛起
引用本文:傅守祥.文艺学的拓疆与文化研究的崛起[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1):86-89.
作者姓名:傅守祥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摘    要:尽管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文艺学的学科建制至今已有百年1],但是,严格意义上作为学科门类的、被体制化的文艺学却成形于20世纪50年代,其学术框架、基本理路与思想观点均承袭于前苏联;学科创始的标志是查良铮在1953年翻译的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该书在日丹诺夫主义的笼罩下,显示出强烈的政治功利色彩,它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以及以政治立场主导文学理论阐述的学科模式,影响了社会主义中国以后数十年的文艺学学科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推动中国文艺学的学科建设,积极有效地回应转型时期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学界众多学者主动参与到文艺学的学科回顾与学术反思话题中来,使其成为世纪之交以来文艺学界的焦点话题之一.同时,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艺学通过吸收西方经典文论的养分不断得到成长,它也是当前疆域拓展得最快的学科,以至于成为最不稳定的学科.

关 键 词:中国文艺学  文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  学科建制  《文学原理》  社会主义中国  政治立场  学科门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