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基于省级行政区与区域层面的探讨
引用本文:徐振宇,周智翔,孔新兵,林金官.我国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基于省级行政区与区域层面的探讨[J].统计研究,2024(3):3-17.
作者姓名:徐振宇  周智翔  孔新兵  林金官
作者单位:1. 南京审计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2.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省政府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统计监测评价问题研究”(23&ZD036);
摘    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是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准确测度共同富裕水平。本文强调整体思维、多维思维、长线思维和底线思维,系统梳理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统计含义,构建由富裕性、共享性与托底性三个一级指标组成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政府统计部门宏观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在省级与区域层面测度2010—2018年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研究发现,从省级层面看,共同富裕指数持续向好,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共同富裕指数呈收敛趋势;从一级指标看,富裕性指数与托底性指数稳步提升,但共享性指数提升乏力;省际富裕性指数与共享性指数呈比较明显的倒U型关系。从区域层面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之间在共同富裕指数上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南方与北方地区之间在共同富裕指数上的差距则呈加速扩大态势,但北方地区共享性维度的指数却一直高于南方地区。本文丰富了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共同富裕的测度细化到省级与区域层面,为刻画共同富裕指数的省际差异、区域差异与时序变动,找准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并优化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借鉴。

关 键 词:共同富裕  评价指标体系  托底性  区域差异  时序变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