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伦理表现中的非道德可能性寓意及其超越理路 |
| |
作者单位: | ;1.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西北大学哲学学院 |
| |
摘 要: | 伦理叙述都可以被看作伦理表现。伦理表现的道德语言是选择性的,无论何种建制性范式和日常性语言,都不可能是唯一性的。伦理表现的道德事实是建构性的,无论是实在论的客观意义情愫还是非实在论的情绪化指证,都蕴含着道德虚无的逻辑可能。至于伦理表现的道德审美,不管是道德喜剧还是道德悲剧,也都存在着诸如道德欺骗或道德恐怖的理论可能性。道德教育必须从适恰的辩证实践理性出发,小心翼翼地被当作是基于尊重并通过沟通,然后达成谅解性共识,进而获得各攸关方精神和谐的生活实践。
|
关 键 词: | 现代性 伦理表现 非道德可能性寓意 道德教育 |
The Implication of Non-moral Possibility in the Performance of Modernity Ethics and Its Transcendence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