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之下,谁为知音?——论《古诗归》《采菽堂古诗选》《古诗评选》对陶诗的选评 |
| |
作者单位: | ;1.河南大学文学院 |
| |
摘 要: | 陶渊明作为六朝成就最显著的诗歌大家,是历代古诗选本关注的焦点。钟惺、谭元春《古诗归》,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王夫之《古诗评选》对陶诗的选评存在明显差异。《古诗归》与《采菽堂古诗选》都将陶诗视为典范,其中《古诗归》欲通过标举陶渊明蕴藉之中充满灵气的诗风来纠正七子派、公安派的流弊,而《采菽堂古诗选》推崇陶诗是提倡其自然风格及所蕴含的深切情感。王夫之对陶渊明持贬抑态度,一是出于在明亡背景下对竟陵派的批判与反驳,二是认为陶诗过于流俗而不能更好地发挥诗教精神。三部选本对陶诗的不同定位,正是文学批评深受时代文学思想、社会政治思潮、主体审美倾向影响的典型体现。
|
关 键 词: | 陶渊明 《古诗归》 《采菽堂古诗选》 《古诗评选》 |
Who is the Confidant for Thousands of Years:On the Selected Commentary on Tao's Poetry in Gushi Gui,Caishutang Gushixuan,Gushi Pingxuan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