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工具理性:精准扶贫实践困境的一个伦理学解释——基于我国中部地区Z村的调查
引用本文:方 菲,张恩健.工具理性:精准扶贫实践困境的一个伦理学解释——基于我国中部地区Z村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16-122.
作者姓名:方 菲  张恩健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基地,湖北 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基地,湖北 武汉 43007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伦理问题研究”(13BZX072)。
摘    要:结合对我国中部地区Z村的调查,从伦理学视角对精准扶贫实践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工具理性超越价值理性是导致精准扶贫基层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工具理性的形式合理性导致了在农村场域中扶贫干部与贫困户关系松散的境地。政策的效率优先逻辑弱化了政策的公平属性,考核的数字化挤压了扶贫干部的工作成效,政策的形式合理性以及政策的工具化认知,致使精准扶贫陷入实践困境,出现了地方政府、村干部与贫困户共谋和贫困户对政策的福利依赖,精准扶贫实践困境进一步凸显。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国家政策嵌入到农村社区网络的过程中,谨防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弱化工具理性是精准扶贫高效实践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农村社区治理良性运作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精准扶贫    工具理性    村治主体    实践困境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