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精神式微探析 |
| |
引用本文: | 王金双. “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精神式微探析[J]. 齐鲁学刊, 2014, 0(2): 147-151 |
| |
作者姓名: | 王金双 |
| |
作者单位: | ;1.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 |
| |
摘 要: |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人物众多,但总体上刻画并不成功,真正具有知识分子精神的形象很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建国后"一体化"的政治语境和知识分子改造政策有关。在确立无产阶级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中,作家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完全以政治标准代替文学标准,知识分子形象成为一个政治符号,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人学"的标本。
|
关 键 词: | “十七年”文学 一体化 知识分子精神 式微 |
Probe into the Decline in the Spirit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Seventeen Years' Literature(1949-1966)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