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恶意串通法律规范的构成及其司法适用限缩 |
| |
引用本文: | 舒雅雅. 论恶意串通法律规范的构成及其司法适用限缩[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7(1): 88-96 |
| |
作者姓名: | 舒雅雅 |
| |
作者单位: |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江苏 苏州,215006 |
| |
摘 要: | 恶意串通是我国民法上特有的法律行为效力瑕疵制度,在我国立法中分布散乱。《民法总则》规定的恶意串通不同于通谋虚伪表示,在要件构成上,恶意串通仅是民事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真实意思的联络,意在损害特定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与其保护权益性质相应的是设置相对无效的法律后果,并加以一年除斥期间的限制。以往司法实践中适用恶意串通规范的类型,要么不满足恶意串通规范的要件构成,要么法律已经设置了更加具体、明晰的规范,严格按照恶意串通规范的构成来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可以适用的范围极其有限。
|
关 键 词: | 恶意串通 规范构成 适用限缩 |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Legal Norm on Malicious Collusion and Its Limitation of Judicial Application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