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孝”与“孝治”:汉代伦理与政治的同构
引用本文:韩桥生,秦颖.“孝”与“孝治”:汉代伦理与政治的同构[J].云梦学刊,2023(2):84-92.
作者姓名:韩桥生  秦颖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新时代公民道德自信研究”(21ZD015);
摘    要: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孝治国”的朝代。汉代之所以重孝,究其历史渊源,主要是受先秦重孝观念的影响,以及出于对秦孝理念的继承与反思。汉朝推行“孝治”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高祖时营造氛围,景帝时期正式开始推行,一直到武帝“罢黜百家”,“孝治”才得以全面实施;在东汉时“孝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汉代推行“孝治”的举措有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把“孝”上升为核心价值观;二是在教育中大力推行《孝经》;三是“孝”与选官用人相结合;四是引“孝”入法令政策。从“孝”到“孝治”,汉代从国家实践层面全面完成了伦理与政治的同构,这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从政治上看,伦理与政治的同构为汉代的国家治理提供了伦理支撑;从社会层面来看,利用核心价值观增强了汉代社会凝聚力;从精神文化层面来看,汉代伦理与政治的同构提振了文化自信,推动了精神文化的传承。

关 键 词:  孝治  伦理政治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