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试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性质和功能
引用本文:孙天全. 试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性质和功能[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27-30.
作者姓名:孙天全
作者单位:1.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100081
摘    要: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发端于民法,并逐渐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超出正当界限的权利行使为法律所禁止。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道德准则的法律化;是衡平性规定;它源于诚实信用原则,并发展为独立的法律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发挥着指导立法、司法以及权利制度实践的重要功能,而且通过对权利与利益关系的调整,在权利行使这一领域实现人际关系的整合。

关 键 词:禁止权利滥用  衡平性  诚实信用
文章编号:1009-3370(2006)02-0027-04
收稿时间:2006-01-17
修稿时间:2006-01-1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相似文献(共20条):
[1]、孙健军.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唐英.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浅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5):106-108.
[3]、周昀.试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禁止制度[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3).
[4]、白景让,刘萍.试论高职教育的性质和功能[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89-93.
[5]、孙天全.权利滥用概念解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29-31.
[6]、简定玉.试论社会调查研究的性质和功能[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7]、刘萍.专利侵权诉讼中的权利滥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471-475.
[8]、聂立泽,刘林群.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数罪并罚不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J].南都学坛,2020,40(2).
[9]、段仁元,廖翔华.刍议权利行使的原则和限制[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10]、朱红梅.安乐死的法律性质和权利主体[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50-52.
[11]、罗烨.国际社会权利滥用的法律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8):106-107.
[12]、符永雄,臧如金.试论主体性原则与客体性原则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3).
[13]、廖翔华,丁洪.试论警察权力滥用的预防和避免[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5-38.
[14]、江涛,张筱.禁止双重危险原则探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150-153.
[15]、董艳.论防止诉讼权利滥用机制的构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6):98-102.
[16]、董希凡.专利池中的权利滥用问题——美国专利权滥用规则的发展[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6):17-21,31.
[17]、薛维哲.吉祥语的性质和功能[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4-45.
[18]、刘立霞,张立文.试论口供证据价值功能的五大原则[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5):37-40.
[19]、张开城.试论道德权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5).
[20]、邹艳晖.健康权的权利性质界定[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9-7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