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陈开林.《桐城文学渊源考》补阙考误[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6):100-106. |
[2]、 | 刘成.草原文学与蒙古族文学、内蒙古文学的异同[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2-23. |
[3]、 | 苏佈敦其其格.浅析蒙古族生态文学之特征[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196-197. |
[4]、 | 陈开林.《桐城文学渊源考》阙误续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6):115-120. |
[5]、 | 周玲.论戏剧文学的欣赏艺术[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2):58-62. |
[6]、 | 蒙古族高僧关于"文学"概念的界定[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7]、 | 佟斯琴.论蒙古民族文化心理对蒙古族文学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 |
[8]、 | 唐静怡.清代满族文学中的蒙古族描写研究文献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81-85. |
[9]、 | 戏剧影视文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
[10]、 | 穆罕默德·艾沙.现代维吾尔戏剧文学流变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
[11]、 | 解淑红.蒙古族长调牧歌的宗教渊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
[12]、 | 沈婉蓉.论当代戏剧文学边缘化的成因[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91-93. |
[13]、 | 刘亚科.关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古代汉语教学的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1):164-166. |
[14]、 | 王建平.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实习教学[J].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Z1). |
[15]、 | 黄霞.蒙古族史诗《江格尔》的三种文学类型特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1):70-75. |
[16]、 | 李敏.呼兰余音——论《呼兰河传》的文学治疗意义[J].国际公关,2021(11):152-153. |
[17]、 | 马晶.国家空间体验与抗战时期陪都戏剧文学中文学地理景观的建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2-16. |
[18]、 | 王满特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外蒙古戏剧文学概观[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69-75. |
[19]、 | 钱成.清代首部“红楼戏剧与曲艺”作品五考[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95-99. |
[20]、 | 贺元秀.新疆锡伯族戏剧文学的表现形式及发展概况[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9-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