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地区差距问题
引用本文:康明中.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地区差距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1995(1).
作者姓名:康明中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经所
摘    要:我国幅员辽阔,区位条件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差距问题早已存在。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转轨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布局政策也进行了重大调整。一方面,国家投资的地区分布由过去主要强调备战和缩小地区差距,逐步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向优势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倾斜。同时,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家在财政、税收、外资、外贸、金融等方面,对率先开放的沿海经济特区、开放港口城市以及经济开放区等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为切实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国家在财政、信贷、税收方面对这些地区也给予了一些相应的扶持。目前,国家每年投入的扶贫开发资金总数达45.5亿元,其中财政拨款10亿元,信贷基金35.5亿元。中央财政每年还拨出近75亿元的资金对民族8省区实行定额补助。从总体上看,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布局政策的调整,增加了区域经济的活力,大大加快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使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迈上了新台阶。同时,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和帮助也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由于区域经济各项政策不配套、不协调以及分区域分级调控体系不健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沿海地区与内地发展差距急速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