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家—社会”关系范式下灾害社会工作的生成机制研究——以四川社会工作实践为例
引用本文:徐选国.“国家—社会”关系范式下灾害社会工作的生成机制研究——以四川社会工作实践为例[J].天府新论,2014(2):126-132.
作者姓名:徐选国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上海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城市社区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研究》(项目编号:02BSH041);上海市重点学科《社会学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501-14);中国社会工作协会2013-2014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课题《政府与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3JG0330)。
摘    要:四川灾后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由防备、试探向互动、合作演化。现实中,四川灾后社会工作体现了三大独特生成机制,即移植性、嵌入性、融合性,但是,这三种机制不足以指导和解释当前及今后四川社会工作的长远发展。四川灾害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机制应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这种生成机制及其演变趋势,不仅为四川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分析架构和理论视角,也为今后四川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进程提供新颖的思路。

关 键 词:灾害社会工作  国家—社会关系  生成机制  演变趋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