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科学为主体,发展随机抽样 |
| |
引用本文: | 潘绥铭,杜鹃,黄盈盈. 以社会科学为主体,发展随机抽样[J]. 江淮论坛, 2010, 0(2): 138-143 |
| |
作者姓名: | 潘绥铭 杜鹃 黄盈盈 |
| |
作者单位: |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我国艾滋病流行规律、疫情评估和预测方法研究(2008ZX10001-003)”(三)艾滋病毒经性传播扩散决定因素的流行病学和社会学研究 |
| |
摘 要: | 社会科学必须以主体的身份,与统计学展开世界观与方法论层次上的对话。笔者提出一些质疑与建议:随机抽样的终端应该是某个层次上的整体而不是单独的个人;在末级抽样层次上,应该追求信息的相对饱和而不是对于本层的代表性;应该是社会分层属性的充分反映而不是“抽象的整体个人”的随机分布;应该进行年龄分层抽样来反映历史时段的差异而不是仅仅对于现在时点的数据进行各种回顾分析;应该要求统计学为我们提供系统论指导下的随机抽样方法。笔者试图以这些建议来化解随机抽样与非随机抽样之间的、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在抽样问题上的那些虚构的矛盾,从而体现社会科学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性。
|
关 键 词: | 随机抽样 社会调查 总体 代表性 抽样框 抽样单位 |
Centering on Social Science and Developing Random Sampling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