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四萧唱和诗考述——以建康诗为中心
作者单位: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流寓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中华典籍与国家文明重点创新团队项目
摘    要:


关 键 词:四萧  唱和诗  建康  文学地理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陆路.六朝唱和诗考述——以建康诗为中心[J].甘肃社会科学,2022(2):162-174.
[2]、陆路.六朝送别诗考述——以建康诗为中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152-170.
[3]、陆路.汉晋北朝送别诗考述——以洛阳诗为中心[J].江汉论坛,2022(7):78-82.
[4]、六朝时期江南城市贩运贸易述论——以都城建康为中心[J].南方论刊
[5]、陶渊明诗渊源辨析——以明清诗话为中心[J].江苏社会科学
[6]、陆路.汉晋北朝赠答诗考论——以洛阳为中心[J].东南学术,2021(6).
[7]、吴可文.清中期闽诗流派研究——以光禄派为中心[J].东南学术,2014(2).
[8]、两宋刑部尚书人员结构考述——以判刑部、刑部尚书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
[9]、尹允镇,梁旭.高丽朝怀古诗研究——以《东文选》所录怀古诗为中心[J].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22(3):77-82+128.
[10]、张学锋.所谓“中世纪都城”——以东晋南朝建康城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15(8):71-80.
[11]、王志跃.宋代官方礼制实施情况考述——以《宋史·礼志》为中心[J].船山学刊,2011(2):160-162.
[12]、许序雅.唐朝与中亚九姓胡关系演变考述——以中亚九姓胡朝贡为中心[J].西域研究,2012(1):1-10,142.
[13]、高慎涛.中晚唐诗的词体特质——以温庭筠诗的词化现象为中心[J].江汉论坛,2015(6).
[14]、刘光洁.孔子教育思想探析——以“四教”为中心[J].贵州社会科学,2014(6):116-119.
[15]、袁书会.中国古代早期白话小说探析——以《叶净能诗》为中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25(5):70-74.
[16]、周固成.论张岱小品文的“以诗为文”——以《补孤山种梅序》为中心[J].琼州学院学报,2014(1):80-83.
[17]、段莹.大历诗风向齐梁复归中的女性介入——以升平公主为中心[J].云梦学刊,2013(6):77-83.
[18]、郭浩帆.民初小说期刊《眉语》刊行情况考述——以《申报》广告为中心[J].学术论坛,2015(1):101-106.
[19]、郭蓁.清代女性诗人群的总体特征——以清初至道咸诗坛为中心[J].齐鲁学刊,2008(5).
[20]、孙逊,裴宏江.明清江南城镇的兴盛及其文化辐射功能——以《鸳鸯湖棹歌》的唱和为考察中心[J].学术界,2012(3):186-200,28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