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聂华林,高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与破解"三农"问题[J].社会科学家,2006(4):49-53. |
[2]、 | 王东宇.变革农业生产方式--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J].理论界,2005(5):33. |
[3]、 | 杜法义.发展农业产业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J].理论界,2005(5). |
[4]、 | 李树基,朱智文.壮大县域经济破解"三农"问题--县域经济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5,34(2):147-150. |
[5]、 | 陆学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06(1):1-4. |
[6]、 | 郭云涛.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及其对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2005(5):197-198. |
[7]、 | 雷淑媛.变革农村生活方式--解决"三农"问题的美好前景[J].理论界,2005(5):38. |
[8]、 | 李世泰.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联动--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1):12-16. |
[9]、 | 曹一萍.培育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解决"三农"问题的第一工程[J].理论界,2005(5). |
[10]、 | 刘庆东.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J].社会科学论坛,2008(14):107-110. |
[11]、 | 张红.实施科教兴农实现农业产业化--解决"三农"问题最重要的一环[J].理论界,2005(5):32. |
[12]、 | 安果.中国"三农"问题的制度分析与制度创新[J].新疆社会科学,2004(3):29-33. |
[13]、 | 夏永祥.破解"三农"难题的新思路:从向外突围到内外兼治[J].人文杂志,2008,5(1):92-97. |
[14]、 | 仝雪霞.对"三农"问题的一些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5(10):36-38. |
[15]、 | 来尧静.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南京"三农"问题中的创新问题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4(Z1):268-271. |
[16]、 | 包宗顺,章寿荣,徐元明.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估与推进战略--兼评江苏农业现代化进程[J].江海学刊,2002(3):66-72. |
[17]、 | 张佐友."三农"问题的核心与出路[J].中州学刊,2004(3):19-22. |
[18]、 | 唐绍欣.创新与"合作"经济学研究--兼与黄少安教授商榷[J].山东社会科学,2001(2):24-27. |
[19]、 | 王首燕.三种农田灌溉方式与江汉平原的旱灾--兼谈"不合作"视野下的农业风险[J].甘肃社会科学,2006(1):217-219. |
[20]、 | 郭福玉.实现"四个转变"--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J].理论界,2005(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