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伪法的思想史意义 |
| |
引用本文: | 匡钊. 三张伪法的思想史意义[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7(5) |
| |
作者姓名: | 匡钊 |
| |
作者单位: | 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100084 |
| |
摘 要: | 在世界五大宗教当中,我国惟一原生态的宗教--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其宗教形态在六朝时期经历了一个关键的转折.为了求得教团的生存发展,北方的寇谦之和南方的陆修静皆有清整道教的主张.对于上述改革的现有讨论,一般都会注意到有关租米钱税一类的问题,却忽略了三张伪法中另一个关键的核心因素:广施符水以治病.这一因素不但贯穿早期道教,也一直以其他种种非官方体制化的形态延续到今天.符水治病作为特别的医疗手段活跃在早期道教内部,并对其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就是希望从这个角度来弥补一下现有研究中的遗憾,简要梳理早期道教活动中治疗技术的形态变化,探索其可能的意义,并希望进而借此讨论有关的思想史写法.
|
关 键 词: | 道教 三张伪法 符水治病 思想史 涂炭斋 |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seudo Theories of Three Zhangs on the History of Thoughts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