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民事诉讼失权制度的正当性——兼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10条
作者姓名:唐力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401120
摘    要:自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出台以来,其创立的证据失权制度就倍受质疑,直接导致人们对该制度是否具有正义性产生怀疑.一般认为,诉讼中的失权是为加速诉讼进行而设立的制度,旨在提高效率;由于失权可能产生损害实体公正的严重后果,那么该制度的设立是否还具有正当性呢?诉讼中的失权制度,能够实现当事人适时裁判请求权,保障当事人诉讼平等,维护诉讼的顺畅与程序的安定,其设立具有正当性依据.

关 键 词:民事诉讼  失权制度  正当性根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尚宋阳.论我国民事诉讼委托代理制度--以《民事诉讼法》第58条为视阈[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2):15-18.
[2]、郝彩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亮点解读[J].老友,2013(1):52-53.
[3]、陈希.个人信息权民事确权的立法路径 ——兼评《民法总则》第111条[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6).
[4]、杨永华,胡晓.对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再思考——兼评新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和第二百零四条[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78-80.
[5]、沈玉忠.个人信息保护与刑法干预的正当性——兼评《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2):84-87.
[6]、徐卫.论受托人的委托权——兼评我国《信托法》第30条[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3):49-51.
[7]、论民事诉讼当事人失权制度的完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周江,何莉.小额诉讼程序的比较和思考——兼评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162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72-75.
[9]、刘旭东.论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关于当事人申请再审制度的完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5-67.
[10]、杨瑞.论民事证明妨碍及其排除——兼论《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5条[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94-97.
[11]、钟瑞栋,侯怀霞.论信托公示--兼评我国《信托法》第10条[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1):23-26.
[12]、王国征.浅议完善我国共同被告地域管辖制度——兼析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条第3款[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6-49,10.
[13]、论受托人的委托权--兼评我国《信托法》第30条[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4]、萨楚拉.论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五条[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04-108.
[15]、肖进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思考——兼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6):45-49.
[16]、民事诉讼公告送达之透视——以《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为视角[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7]、宋宗宇.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86条[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4):81-84.
[18]、张秀玲.论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兼评《婚姻法》第46条[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38-144.
[19]、江海,石冠彬.论混合共同担保——兼评《物权法》第176条[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0(3):75-81.
[20]、我国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的建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