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甘勇.论资产证券化立法中的"安全港"条款[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0(5):685-689. |
[2]、 | 陈坚.论中国哲学中的"不言说"与"言说"[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5-29. |
[3]、 | 程志华.哲学为思想立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4(4). |
[4]、 | 黄艳艳.试论杨绛的"隐身"哲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3):89-92. |
[5]、 | 李素余.近代哲学的世界观定位与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理论形态[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3(2). |
[6]、 | 高明.康德宗教哲学刍论[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1):38-42. |
[7]、 | 陈学明.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哲学——论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所给予我们的启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9-26. |
[8]、 | 陈洪波,王光萍.关于立法决策民主化的哲学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0(3):15-18. |
[9]、 | 杨春风.冰心"爱"的哲学探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3):52-55. |
[10]、 | 曹幼华.哲学价值论论纲[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90-94. |
[11]、 | 黄云明,别金花.论马克思劳动哲学视域中的法律正当性思想[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8(1):37-45. |
[12]、 | 陈明,孙恒.论司法解释“立法化”问题[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5):115-118. |
[13]、 | 论司法解释"立法化"问题[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4]、 | 刘立夫.中国哲学的“有”“无”范畴及其演变[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4):414-418. |
[15]、 | 李悦.试论早期希腊哲学中"一"和"多"范畴的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3):108-111. |
[16]、 | 张伟.行政立法的正当性及其控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27-29. |
[17]、 | 杨开湘.拉姆佩论刑罚哲学的双重任务[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349-354. |
[18]、 | 马艳姿,李永芳①.语法整合及立法英语翻译的法哲学阐释[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106-110. |
[19]、 | 肖磊,.科学哲学融入科学教师教育刍论简[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118. |
[20]、 | 高石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5):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