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黑格尔地理环境学说简论
作者姓名:周泽之
摘    要:<正> 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自古就是历史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个问题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也占有较突出地位。黑格尔关于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起不起作用,起多大作用,如何起作用以及什么样的地理环境最好等问题的回答,除掉唯心主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谷温,傅乐安.维也纳黑格尔学说会议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2(1).
[2]、王荫庭.再论普列汉诺夫的地理环境学说[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4(6).
[3]、黄忠晶.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简论[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5):30-34.
[4]、王荫庭.再论普列汉诺夫的地理环境学说[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6).
[5]、邵德门.黑格尔政治法律思想简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6]、蓝华增.简论黑格尔的史诗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7]、吴晓明.论马克思学说的黑格尔渊源[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6):3-11.
[8]、丁三东.黑格尔思辨逻辑中的判断学说[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6):23-28.
[9]、于孔宝.简论稷下诸子学说[J].东方论坛,2002(6):8-15.
[10]、李学智.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孟德斯鸠、黑格尔“地理环境决定论”史观比较[J].东方论坛,2009(4):92-96,102.
[11]、郑明珍.黑格尔对康德二律背反学说批判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
[12]、王进.黑格尔国家学说视阈中的主体性探微[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4):31-33.
[13]、陈秋燕.儒学的人格学说简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0):197-199.
[14]、岳国先.简论中国古代矛盾学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1):17-19.
[15]、廖晓明,段吉福.儒学的人格学说简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Z3).
[16]、陆宁.简论西夏经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6):25-28.
[17]、张传湘.评黑格尔对康德二律背反学说的扬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18]、崔义.论马克思对黑格尔矛盾学说的改造[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5).
[19]、杨延浦.简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改造[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
[20]、范伟达,陶黎铭.黑格尔矛盾学说的实质是“调和”吗?[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