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冲突与共容——论冷战后东北亚的两种战略态势
作者姓名:徐萍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在冷战后东北亚的战略发展态势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战略。一种是发展战略,中国、日本和俄罗斯都属于这种类型,其在政治上的表现是主张多极化;另外一种是美国奉行的霸权制衡下的均势战略,其最高目标是维护美国的独霸地位。这两种战略既有目标取向的相异,本质上具有竞争性,又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共容性。两种战略交错运行的结果,将使东北亚成为率先实现多极化的地区,从而为世界范围内的多极化作出开创性的贡献。

关 键 词:东北亚  发展战略  均势战略  冲突  共容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冯江源,刘月华.冷战后国际政治斗争及其战略走向与态势[J].学术探索,2002(6):71-75.
[2]、冷战期间东北亚国家加入联合国的三种模式论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徐萍.冷战期间东北亚国家加入联合国的三种模式论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61(1):158-165.
[4]、周洪波,陈庶.冷战后东北亚大国关系与朝鲜半岛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7(2):74-77.
[5]、王秋彬.后冷战时代东北亚区域国际社会结构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
[6]、涂怡超.后冷战时期东北亚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地区安全[J].兰州学刊,2007,15(7):55-60.
[7]、胥莉.试析冷战后美国的文化战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12):95-97.
[8]、肖晞.冷战后东亚秩序的转型与中美两国的东亚战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
[9]、马颖,陈燕.试析冷战后日本防卫战略的变化[J].南京社会科学,2000(1):42-47.
[10]、王少普.后冷战时期日本亚太经济战略的变化[J].社会科学,1994(10).
[11]、李瑞光,石雪珍.试论冷战后俄罗斯对外战略的演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12]、许刚雁 王群.世纪之交看冷战后美国的战略调整[J].阴山学刊,2002,15(3):55-60.
[13]、吴玉敏.生态伦理──两种文明冲突后的和解[J].青海社会科学,2007,1(2):111-115.
[14]、吴来山,杜民喜.简评冷战后美国防务战略的调整[J].北方论丛,1998(6).
[15]、邱芝.论冷战后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制裁[J].社会科学,1999(10).
[16]、李加洞.论后冷战时期东亚共同体的可行性[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1):117-119.
[17]、唐方亮.冷战后美国对华“均势”战略[J].阴山学刊,2009,22(3):89-92.
[18]、袁武.冷战后非洲国家对自主解决非洲冲突的探索[J].学术探索,2023(1):46-52.
[19]、笪志刚.黑龙江省应对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态势的思路与对策——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北亚区域合作及黑龙江省的新思路[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6):82-84.
[20]、金丹元.论全球性后语境影像的一种发展态势[J].社会科学,2003(1):122-12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