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的现实效度分析——基于8个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实证调查
作者姓名:黄晓燕  万国威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22)
摘    要: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具有农村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社会经济特征和个人特征的不同,这类群体同比原生代农民工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上具有较大差异,并被学术界广泛认同。我们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权益保障状况作为分析要点,通过对8个城市1803名农民工的详细分析发现:(1)新生代农民工同比原生代农民工在纵向提升维度和横向排斥维度方面均具有更为优势的就业保障能力;(2)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保障优势在各个区域的调查中均有普遍的呈现;(3)就业保障能力的提高源于新生代农民工对人力资本因素的坚持和对社会资本因素的重视。我国政府应当进一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保障能力,减少其排斥水平,并在注重人力资本培训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引导其社会资本的培育。

关 键 词:新生代农民工  原生代农民工  就业权益保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黄兆信,吴新慧,钟卫东.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多个城市的实证调查[J].江西社会科学,2012(9):231-235.
[2]、费丽芳.农民工权益法制保障研究——基于浙江省湖州市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的调查与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8(4):116-121.
[3]、苗方朔,崔建良.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14-15.
[4]、赵蓉,王振亚.公平正义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浅论[J].兰州学刊,2013(5):147-150.
[5]、张连德.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自觉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的调查[J].社会科学论坛,2015(4):251-256.
[6]、张宏如,王北,李群.社会资本对就业转型的影响——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9).
[7]、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支持性模式实证研究——基于员工帮助计划视阈[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8]、贺磊.他们如何学习与融入城市——教育培训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实证分析[J].理论界,2011(5).
[9]、王玉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与政策分析[J].江淮论坛,2015(2):132-140,155.
[10]、郭星华,才凤伟.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交往与精神健康——基于北京和珠三角地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2(4):30-34.
[11]、金碧华,范中健.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与融入城市路径研究——基于杭州市下沙经济开发区的调查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9):13-17.
[12]、郑欣.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基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11(3).
[13]、万国威.回流选择与职业保障:我国农民工流动轨迹的理性抉择与未来偏好——基于7个城市2361名农民工的实证调查[J].社会科学战线,2015(4):180-191.
[14]、卢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基于道德心理学的视角[J].南方论刊,2011(5):50-52.
[15]、杜法义,石巍.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若干问题思考——按法律规定办事 保障农民工权益[J].理论界,2006(1):24-25.
[16]、张庆宇,侯双.新生代农民工婚恋模式探析——基于南漳县5村新生代农民工婚恋意识和行为的调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10):59-61.
[17]、谢建社,谢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关系认知及其权益保障——基于GH区的调查[J].学术研究,2023(3):62-67.
[18]、周伟文,侯建华.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城市化与婚姻的双重困境——S市新生代农民工婚姻状况调查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0(18):151-159.
[19]、何文举,李娜.农民工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制度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7(3):99-102.
[20]、张协奎,张婧,刘若曦,谢明.城市农民工住房保障实证研究——以北部湾港口城市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0(12).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