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地方文献中的城市景观精神意向——以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 |
| |
作者姓名: | 周尚意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52) |
| |
摘 要: | 文化传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来源是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对城市景观的描写融入了作者对景观的美学感受、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等抽象文化,因而可以作为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参考.本文借助列斐伏尔三个空间的概念,梳理了什刹海地区的地方文献,分析了文人的空间想象和审美体验,结合城市规划实践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地方文献提供给什刹海景观规划的精神文化内核是文人的家乡情怀和自然观;第二,地方文献为什刹海景观规划提供了两类特殊的文化空间表征形式——空间联想和空间关联;第三,什刹海地区的景观规划应保护与上述两类空间表征相对应的实体要素,并在关键地点设立标志物,通过意景—意境转换等具体手法,让景观成为场所想象的依托,让保护区的文化传承具有更深厚的精神内核.
|
关 键 词: | 地方文献 空间的表征 历史文化保护区 景观规划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