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当代创伤研究:范式、缘起与脉络
引用本文:李飞.当代创伤研究:范式、缘起与脉络[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148-159.
作者姓名:李飞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当代西方创伤理论与批评研究”(2019M661465);;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创伤理论研究”(2020EWY012);
摘    要:1990年代在西方人文研究中出现的当代创伤研究,将创伤概念从个体病理领域转化到历史、文化领域,强调创伤对个体与集体意义生产能力的崩塌效应。创伤研究与记忆研究有融合的趋势,但两者确属不同研究范式。当代创伤研究缘起于创伤话语从临床研究向人文研究的流动,以及西方文论的内在危机及其“伦理转向”。从概念、方法与议题来看,当代创伤研究有后解构创伤研究、批判性创伤研究、多元化创伤研究三条发展理路。后解构创伤研究从分离的角度界定创伤,继承了解构批评文本细读和修辞分析的方法,关注创伤的传达与再现问题;批判性创伤研究从社会性冲击的角度界定创伤,尝试将精神分析等理论中的相关概念用于社会文化分析,关注历史创伤的修通或哀悼;兴起于21世纪的多元化创伤研究从多种角度拓展了创伤概念,多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关注创伤与媒介、身份、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互动关系。1990年代以来创伤研究风起云涌,虽然面临种种问题,创伤概念与创伤研究依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关 键 词:创伤  当代创伤研究  后解构创伤研究  批判性创伤研究  多元化创伤研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