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的美学意义——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 |
| |
作者姓名: | 潘知常 |
| |
作者单位: | 南京大学中文系 |
| |
摘 要: | ![]() 作为美学范畴,荒诞的出现,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美学评价态度的觉醒,它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满足当代人类的生命需要。从审美活动的类型的角度,荒诞是通过对“文明”的反抗的方式;从美的类型的角度,荒诞是通过平面化的方式;从美感的类型的角度,荒诞是通过零散化的方式来满足人类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荒诞亟待否定的是人类的虚假的希望,人类的自以为是的乐观主义,从而直接地面对人类的失败,人类的希望的无望,人类的悲剧性命运。在这当中,透露出当代美学从“我们”(大写的我)向“我”(小写的我)、从强者的美学向弱者的美学的历史转型
|
关 键 词: | 荒诞 虚无 平面化 零散化 承当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