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之辩:汉诗意味空间的生成 |
| |
引用本文: | 黄曼红. 言意之辩:汉诗意味空间的生成[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19-23 |
| |
作者姓名: | 黄曼红 |
| |
作者单位: | 重庆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037 |
| |
摘 要: | ![]() 有限的语词追逐无限的意义,注定了诗歌和语言之间的悖论.和西方诗歌奉为经典的语言陌生化的诗学法则不同,汉语诗歌以象为中介,通过独特的心物同构的观物方式和随物赋形的文法策略,将言--象--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汉诗特具的成长性的意味空间.
|
关 键 词: | 汉诗 言不尽意 象 意味空间 |
文章编号: | 1001-9936(2004)03-0019-05 |
修稿时间: | 2004-02-27 |
Words and Meaning:the Formation of Meaning in Chinese Poems |
| |
Abstract: |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