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道的隐逸观与隐士形象 |
| |
作者姓名: | 许晓晴 |
| |
作者单位: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1109 |
| |
摘 要: | 隐逸作为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现象对古代文人在人格建构、生命价值、生活方式、行为特征以及心理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其根源则在于儒道两家对隐逸观念的建构,儒家以积极入世为思想根本,主张隐逸是隐以待命,是复出前的准备;道家以“无为”为宗旨,重视生命的自然而然的状态。基于这种隐逸观念,儒道分别对隐士形象作了不同的处理。
|
关 键 词: | 儒家 道家 隐逸 隐士 |
文章编号: | 1002-3240(2006)06-0010-04 |
修稿时间: | 2006-06-13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