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法权会议期间美国的法界认知与对华外交
引用本文:杨天宏,何玉.法权会议期间美国的法界认知与对华外交[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106-123.
作者姓名:杨天宏  何玉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成都 61006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 中国国会会议史” (19ZDA210)
摘    要:法权会议是美国主导的近代国际联合对华立法、 司法调查。 美国在法权会议期间的对华外交呈现出尊重中国 主权完整 与维持 必要之恶 并行的特点。 在制定与践行该外交政策的过程中, 美国法界认知与政府决策密切互动。 20 世纪 20 年代前期, 对于在华治外法权问题, 美国法界主流舆论与政府认知相互影响。 在法权会议筹备阶段, 美国政府迎合法界共识并任用以法界代表司注恩为核心的代表团筹划组织架构与会议流程。 法权会议开幕后, 按照凯洛格对司注恩的训令, 美国对华外交在内部张力凸显后得以重新调适。 在报告书起草阶段, 美国政府继续宏观把控进程。 为保障和协调列强在华利益, 司注恩主导完成 《调查法权委员会报告书》。 最终维持 必要之恶 的现实需要压倒尊重 主权完整 的政策表达。

关 键 词:法权会议    美国政府    对华外交    美国法界    司注恩

The Perception of the U. S. Legal Community and Diplomacy Towards China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Commission on Extraterritoriality in China
Yang Tianhong,He Yu.The Perception of the U. S. Legal Community and Diplomacy Towards China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Commission on Extraterritoriality in China[J].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23(5):106-123.
Authors:Yang Tianhong  He Yu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