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制造业企业沿价值链创新模式研究: 测度、 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
引用本文:吕越,张昊天.中国制造业企业沿价值链创新模式研究: 测度、 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43-63.
作者姓名:吕越  张昊天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北京 100029;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战略研究” (21&ZD0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 “ 全球疫情大流行下国际国内价值链重构对中国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 72073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 “全球价值链、 创新驱动与制造业 低端锁定 破局: 成因、机制及应对策略” (71873031)
摘    要:产业链安全是关乎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 对产业链升级中创新问题的深度探究有助于确保产业链自主可控、 安全高效。 基于 2000—2013 年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 《中国专利数据库》 以及 《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的合并数据, 创新性地构造并测度中国制造业企业沿价值链创新的位置指标, 探究中国制造业企业沿价值链创新模式的演化特征以及内在原因。 研究发现: 第一, 总体来看, 2000—2013 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沿价值链创新位置呈现 √型 反转的特征, 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初期, 企业主要从事价值链相对下游化的创新活动, 而自 2004 年起企业逐渐向价值链上游开展创新。 第二, 从内在结构看, 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呈现 √型 反转的特征主要由中低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驱动, 相比之下中高技术企业仍然处于相对下游创新的位置, 但中高技术行业的创新上游化追赶势头迅猛, 二者差距正不断缩小。 第三, 从驱动机制看, 贸易自由化和外资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下游化, 而本土市场一体化和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上游化。 同时, 本土市场一体化和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激发贸易自由化和外资自由化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上游化的积极效应。

关 键 词: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企业创新模式    沿价值链创新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A Study on Innovation Along the Value Chain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easurement Evolution Features and Driving Mechanisms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