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理论基础、案例分析与政策对比
作者姓名:张明  路先锋  王喆  陈胤默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4.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5.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
基金项目: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课题“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结构化操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为解决重大项目融资问题,中国政府于2022年创新性地提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自该工具提出以来,学界和政策研究部门对其理论基础和实施效果尚未达成共识。为此,本文梳理了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相关理论及实施现状,研究发现:从政策定性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在理论上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处于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结合点,受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支持,依托三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从政策效果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杠杆效应明显,其与地方政府专项债、结构性货币政策产生综合效应,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市场化程度低、政策不协调和隐性债务风险高等问题。从政策对比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与地方政府专项债相辅相成,均是地方政府重大项目融资的主要来源,但在偿债主体、收益来源、偿债风险、资金流向、资金撬动倍数和政策协调等六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基于理论探讨及案例分析,本文从保证政策连续、强化政策协调、设计灵活工具、坚持市场导向和防止明股实债等六方面,提出优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开发性金融  地方政府专项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