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传统民俗的语言特色
引用本文:杨爱姣.传统民俗的语言特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作者姓名:杨爱姣
基金项目:省教委项目《民俗修辞学》
摘    要:“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殊风异俗,丰富多彩.这些风俗的内容繁杂广泛,综合各家的学说,大致分为三大体系:一是属于物质系统的传统民俗,如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习俗,在生产交易方面的有关习俗等;二是属于行为系统的,如有关岁时节令方面的风俗,家族和亲族方面的习俗,文学艺术方面的习俗等;三是属于观念系统的风俗习惯,如信仰方面的习俗,与宗教有关的节日活动及其它各种前兆迷信、梦兆迷信等.无论是物质系统的传统民俗,还是行为系统、观念系统的风俗习惯,自(至)始至终都渗透着一定的语言过程.传统民俗的语言从传统民俗的活动过程中抽象提炼而成,具有自己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