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齐鲁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途径
引用本文:郭文琦,王瑞静,刘亚蕊,高若桐,郭柯玮.齐鲁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途径[J].中国民族博览,2023(11):62-64.
作者姓名:郭文琦  王瑞静  刘亚蕊  高若桐  郭柯玮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
基金项目: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齐鲁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途径”(项目编号:202211065026S);
摘    要: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非遗类文化逐渐从“深闺”走向了市场化和工业化。有专家指出,由于其独特的特点,使得其具有强大的客源能力,网络必然会给其带来新的生机。但是,网络是一种新型的行业,它正在快速发展,它为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模庞大,而且还存在着大量的空间,因此,将这两种方式相融合,将会推动文遗事业的发展。此外,还有一部份的材料遗产存在于农村地区,但是这两种方式并没有一起发展,从而造成了地方的乡村振兴事业发展速度较慢。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通过将齐鲁文化数字化的表现形式,实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具有强烈的社会价值存在,我们的数字化项目对于其它省的文化保护也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数字化  文化遗产  保护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