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别山民歌的保护问题及根源分析
引用本文:黄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别山民歌的保护问题及根源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22-124.
作者姓名:黄梅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皖西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大别山民歌艺术内涵特色凝练与精神文明功能开发研究”(SK103762015B09);皖西学院“本科教学工程”教学研究项目“提高音乐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设计——以安徽省为例”(2014jy20)
摘    要:大别山民歌作为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应得到得力保护,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专业研究不深入、保护与推广力度不够、资金不足、原生态的民歌和唱法保存较少、传承人未能获得相应的支持等。在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必须及时发现这些问题,挖掘其产生根源,从源头上给予解决,力争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保留大别山民歌的"原生态",并且能世代传承下去。

关 键 词:大别山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