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孛儿只斤·萨茹拉.《蒙古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评介[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4). |
[2]、 | 乔吉.《科尔沁蒙古史略》评介[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22(6). |
[3]、 | 姜异新.读《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3(4):158. |
[4]、 | 留金锁.《西方的蒙古史研究》评介[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6). |
[5]、 | 张积玉,李跃力.《创造周报》与现代文学批评[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15-121. |
[6]、 | 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导论[J].学术月刊,1995(1). |
[7]、 | 莫久愚.《新译集注〈蒙古秘史〉》评介[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28(1). |
[8]、 | 毕剑横.《邓小平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评介[J].社会科学研究,2006(6):195. |
[9]、 | 颜鹏飞.《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研究丛书》评介[J].江汉论坛,1996(8). |
[10]、 | 向宝云, 邹永莉.文学的审美批评与现代文学研究[J].天府新论,2003,1(2):107-112. |
[11]、 | 陈树德.《现代社会学理论大纲》评介[J].社会科学,1984(9). |
[12]、 | 李怀亮,钱振文.现代文学批评中的古典主义倾向[J].人文杂志,1998(2). |
[13]、 | 薛家宝.唯美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J].河南社会科学,2006,14(6):127-129. |
[14]、 | 李志孝.创造社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J].宁夏社会科学,2007(1):143-147. |
[15]、 | 黄开发.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不用之用"[J].学术研究,2008(8). |
[16]、 | 巫敏.表现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1917-1927[J].社会科学研究,1991(6). |
[17]、 | 焕棠.《谢榛研究》评介[J].东岳论丛,1994(2). |
[18]、 | 图·乌力吉.《蒙古人与马--蒙古族马文化大全》评介[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24(6). |
[19]、 | 胡明贵,杨健民.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动的文化谱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0). |
[20]、 | 徐英春.《现代文学》杂志中的小说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6(11):270-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