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国时期四川农村合作运动的发展轨迹探析
引用本文:成功伟.民国时期四川农村合作运动的发展轨迹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64-68.
作者姓名:成功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61006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
摘    要:民国时期,四川农村合作运动的发展轨迹与中国其他地方大致同步,但也有其自身特点。"防区制"时代,由于缺乏中央政府力量的介入,四川合作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川政统一后,通江、南江、巴中等"剿匪区"的农村善后催生了大量的合作预备社,四川农村合作运动得以初步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后,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四川农村合作社数量的急剧增长,农村合作运动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抗战胜利后,四川农村合作运动仍旧保持着一种惯性的发展态势直至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终结。

关 键 词:四川  农村合作运动  发展轨迹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