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彝族哲学与汉代天人儒学的同异关系
引用本文:杨翰卿.彝族哲学与汉代天人儒学的同异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4):65-70.
作者姓名:杨翰卿
作者单位:;1.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互动发展研究”(08BZX03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关系的历史发展研究”(13&DZ059)、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及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所项目(2013XWD-S01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能够代表彝族传统哲学和文化发展理论思维水平的彝族典籍文献《宇宙人文论》、《宇宙源流》、《西南彝志》、《土鲁窦吉》等,以元气、阴阳(哎哺)、五行、八卦、干支、河图(付托、联姻)、洛书(鲁素、龙书)等观念元素或范畴所构成的思想体系,记载了彝族先贤对宇宙起源、天地万物生成变化、宇宙结构等宇宙图景的理论观察或自然哲学的观念论述。彝族哲学与汉代天人儒学在基本哲学观念上的有机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方法上的类比推理两个显著问题上具有共同的观念特质或思维特色;天人感应和自然现象的社会伦理性质属性,是汉代天人儒学与建立在有机自然观和类比推理基础上的彝族哲学的两个最明显的思想观念区别。

关 键 词:彝族哲学  汉代天人儒学  哎哺(天地、阳阴)  五行  八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