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由《易经》看殷末周初的社会心理
摘    要:一、《易经》的特点与我们的研究方法在低级的农牧社会里,由于人类自身的思维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及外在的认识工具、途径的严重局限,使得当时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能诉诸形象的直观或感受,这种直观或感受是一次性的、整体性的。而那质朴的语言又很难在一次性的叙说中表述出夹杂着初民知情意的对世界的整体感受,“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传·系辞下》)这“通”和“类”便是初民陷于语言表述的困窘而生出的无可奈何的补救办法——联想(通),类比(类)。所以,对《易经》的卦爻辞就不能仅仅认为是类似于描述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情况的纯历史性资料。我们应该努力超越《易经》的文字本身,捕捉其言外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