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揭开二千年之学术谜案——《荀子》“性恶”校正议
引用本文:林桂榛.揭开二千年之学术谜案——《荀子》“性恶”校正议[J].社会科学,2015(8).
作者姓名:林桂榛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山东 日照27682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荀子疑难问题辨正与荀子思想体系研究”
摘    要:今本《荀子》既说“性恶”也说“性朴”,且“性恶”说仅出自《性恶》篇.该“性恶”说与同篇及他篇的“性朴”说相冲突,与同篇中反对抽象化、价值化、无符验化地论人本性的立场相矛盾,且“性恶”结论前的论证文字实不能有效证明“性恶”而只能证明“性不善”以辩驳性地反对孟子“性善”说.荀子是“性补”论者,他在驳斥孟子性善说时所建构的是“材—性—伪”及伪性有别、伪材有关、化性起伪、积伪成圣的学说,并强调治世必须依人性、人情而教化与管治并行.《性恶》篇的“性恶”系“性不善”之讹,始讹时间约在西汉末年汉成帝时;以“性不善”校勘之,可厘正荀子文本、廓清荀子思想、恢复荀子声誉而揭开此二千年的学术谜案.

关 键 词:荀子  性恶  不善  性朴  结构  功能  习性

On the Collation of Xunzi's "Evil Human Nature"
Lin Guizhen.On the Collation of Xunzi's "Evil Human Nature"[J].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5(8).
Authors:Lin Guizhen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