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战前后文化思潮与“东方文化复兴”的历史主题及其发展
引用本文:皇甫晓涛.抗战前后文化思潮与“东方文化复兴”的历史主题及其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6).
作者姓名:皇甫晓涛
作者单位:辽宁师大中文系
摘    要:中国现代文明成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新儒学派、西化自由派和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文化的论争,形成了现代的人文基础,并且于抗战之后都介入了现代民族精神的构筑。新儒学派有其为国立本的合理之处,西化派的民主、科学在适应变革需求上也有它的适应性,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民本位"观点,又为民族精神的发展构筑了意识形态上的"体"。因而,"三位一体"的现代民族精神与文明构型,即以民族文化为本,世界文明为用,人民性为体的民族精神发展现与文明构型的复合体。在今后多元开放的时代,更应该承认三大思潮并存的现实。当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体系是不能动摇的,但也需要走出意识形态的范围,制、充东方文明成果,完成历史起点的综合文化创造。以东方文化构筑民族精神介入新世纪的发展,则成为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一种普遍共识。

关 键 词:抗战前后  三大文化思潮  现代民族精神  文明构型  东方  文化复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