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声无哀乐论》的理论内涵和历史意义
引用本文:郭鹏.试论《声无哀乐论》的理论内涵和历史意义[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1-94.
作者姓名:郭鹏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省太原市,030006
摘    要: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在中国文艺思想史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引起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本文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声无哀乐论》的理论内涵及其历史意义,认为否认艺术作品蕴含有人的情感因素是错误的,并不符合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实际情况,指出过分强调艺术作品形式因素的独立性是不正确的。同时,本文认为,嵇康实际上继承了儒道二家的思想成果,有意识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二者在理论上的缺失,进而初步调和融汇了二者的理论优长,开启了中国文艺思想儒道互补的民族传统。

关 键 词:嵇康  情感  文艺作品
文章编号:1672-1217(2007)01-0091-04
修稿时间:2006年6月13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