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江泽民在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创新
引用本文:陈家付. 江泽民在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创新[J]. 学术论坛, 2003, 1(1): 5-9
作者姓名:陈家付
作者单位:济南陆军学院政工教研室,山东,济南,250029
摘    要: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江泽民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结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最新发展 ,在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本任务、全面发展、发展阶段、劳动价值论、执政党建设和未来命运的认识上 ,实现了理论创新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关 键 词:江泽民  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
文章编号:1004-4434(2003)01-0005-05
修稿时间:2002-11-25

JianZemin''''s Innovation Cognition on the Theories of Socialism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王德宾.江泽民创新理论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4(2):12-14.
[2]、雷正良.论江泽民的理论创新[J].社会科学研究,2004,3(5):15-19.
[3]、江爱平.论江泽民科技创新理论[J].学术论坛,2002(4):20-23.
[4]、张颢.论江泽民宗教理论创新[J].广西社会科学,2005(1):14-16.
[5]、谭桂娟.江泽民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贡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1):10-13.
[6]、黄红发.创新: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J].社会科学,2001,2(10):6-10.
[7]、周正刚.论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创新[J].青海学刊,2002(5):40-43.
[8]、徐久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再认识[J].晋阳学刊,2002,3(3):8-10.
[9]、罗建清,刘继勇.试析江泽民群众利益观的理论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129-130.
[10]、林其屏.江泽民对创新理论的新贡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2-6.
[11]、柯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发展[J].新疆社科论坛,2009(6):48-52,58.
[12]、朱启友.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阴山学刊,2006,19(2):104-111.
[13]、马进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J].青海社会科学,2007(6):7-10.
[14]、章华.认知模式与制度创新[J].浙江社会科学,2003,102(5):44-48.
[15]、李士坤.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创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1):14-21.
[16]、吴波.民生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8):1-3.
[17]、刘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形态的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13(9):22-29.
[18]、张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3.
[19]、李松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解读--基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新认识[J].山东社会科学,2006,1(3):79-84.
[20]、丁三青.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1):1-4,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