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如何安置现代性——马克思的政治存在论与海德格尔的艺术存在论批判
作者姓名:代砚春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超越审美现代性——马克思的政治美学研究”(编号:13AZD02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编号:15ZDB002)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由于传统形而上学的主题是“存在者在”而不关心“无反倒不在”,所以它“遗忘”了存在,随着基础存在论尝试使此在“说”出存在的最终失败,存在论就陷入了“解构”自身的危险境地,其实质是现代性的暗中操作。存在论必须在现代性问题中为自身的合法性提供证明,而这直接就是如何适当安置现代性的问题。黑格尔哲学以思辨真理的形式建立了现代性问题的完整领域,所以马克思和海德格尔都与黑格尔思辨哲学展开了积极的对话。不同的是,马克思瓦解了黑格尔的内在性领域,将现代性问题拉回到“政治—经济”场域,从而构建了“政治存在论”;海德格尔则以更精妙的方式“重演”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将现代性问题收敛在对艺术作品的“体验”中,推出了“艺术存在论”。二者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完成了对存在论的合法性论证,适当安置了现代性,由此在海德格尔的“艺术之思”与马克思的“政治之思”之间发生了持续不断的“存在论”“争执”。

关 键 词:形而上学;艺术存在论;真理;政治存在论;现代性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