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出罪评判的理论模型——社会危害性范畴考量与功能实现
引用本文:郭永智,于阜民.出罪评判的理论模型——社会危害性范畴考量与功能实现[J].社会科学战线,2023(7):193-199.
作者姓名:郭永智  于阜民
作者单位:1.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2.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WT75);
摘    要:有关“超规范出罪事由”“期待可能性”理论项下的热点疑难案件挑战了传统犯罪论的实践应变能力。通过“顾雏军案”再审判决,抛开传统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进一步论证犯罪行为“危害不大”而出罪并援引《刑法》总则来规范出罪,为中国特色刑法学发展提供一种理论逻辑指向。基于促进刑事法治发展、完善社会危害性理论范畴之初衷,从本土研究视角,引入“情境因素”概念,揭示当代刑事司法裁判的思维逻辑,建构社会危害性考量评价体系。从“法律工程研究”语境出发建构出罪评判的理论模型。

关 键 词:“情景因素”  社会危害性评价  出罪评判  “顾雏军案”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