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接受主体的能动性
引用本文:周秀萍.接受主体的能动性[J].湘潭大学学报,1997(1).
作者姓名:周秀萍
摘    要:“接受”一词已非其字面含义那样消极、被动,而是充满了积极、主动的意味,接受主体的能动性贯穿于文学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具体表现在:1、隐含读者对创作有潜在作用,伟大作家心目中的隐含读者是“标准读者”或“理想读者”,它使作家的创造力得到巨大发挥;人不如其文的作家为了获得与标准读者交流和沟通,往往戴上了“人格面具”。2、阅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3、读者的文化需求对创作有明显的制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