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隔代照料对农村祖辈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性别差异
引用本文:韩华为,葛鸿熙.隔代照料对农村祖辈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性别差异[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43-155.
作者姓名:韩华为  葛鸿熙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北京 10087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保救助对农村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理论机制、实证检验和政策优化”(72374026)。* 为通讯作者。
摘    要:基于2011-2018年CHARLS四期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相结合的因果识别策略,实证检验了隔代照料对农村祖辈身心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性别差异,考察了居住安排模式在隔代照料和祖辈健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隔代照料影响祖辈健康的潜在机制路径。结果显示,总体来看,隔代照料对农村祖辈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与低强度照料相比,高强度照料更可能对祖辈身心健康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隔代照料的负向健康效应在祖母群体中比在祖父群体中更高。不与子女同住但与孙辈同住会强化隔代照料的负向健康效应,而与子女同住则会显著缓解隔代照料的负向健康效应。居住安排模式对隔代照料健康效应的上述调节作用在祖母群体中更为显著。促进社会参与和增加代际经济支持是缓解隔代照料负向健康效应的重要路径。在农村祖辈参与隔代照料愈发普遍的背景下,未来可以通过下述政策措施促进农村祖辈实现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第一,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幼托服务可及性;第二,针对参与隔代照料的祖母群体展开照料能力建设和健康干预;第三,消除制度障碍促进流动人口子女随迁,降低农村隔代家庭比例;第四,通过文化倡导和制度激励来鼓励成年子女给予祖辈更多的经济和情感支持。

关 键 词:隔代照料  身心健康  性别差异  居住安排
收稿时间:2023/1/17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