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梳理文学的跨学科史为化解ChatGPT引发的文学忧思提供了新的可能。纵观文学机器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尽管卡尔维诺古典的文学机器源自20世纪的结构主义思潮,但其重心由文学外部转向内部,力求实现形式与情感的“平行”, 回归 “文学是人学” 的本质。在《流浪地球2》中,无论是非人类叙事、未来史学,还是框架故事嵌套微型故事,这些超图灵叙事的特色都表明了MOSS身为未来的文学机器,力图通过“重写”历史,否思文明。智能文学实验作为当代的文学机器,尽管早期崇尚形式、忽视诗性,与计算机等技术深度融合,但后期重拾诗性意义,形成经典改写、文本交互的范式,既革新了文学的认知,又激发了作家的创造力。可见,形式变数是文学与其他学科产生联系的纽带,诗性常数是文学永葆学科底色的核心;坚守文学的诗性常数,超越文学的形式变数将是数字化与多媒体时代文学演进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