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现代的宽容与中国的世俗:张爱玲文学现代性的两个特征
作者姓名:陈绪石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促使张爱玲的现代性转向日常的因素有:上海的现代消费主义文化、日伪文艺环境、独特的女性意识、中国文学传统等,另外,战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宽容的现代意识与世俗化生活原则的制约下,张爱玲完成了对文学现代性的建构。张爱玲的文学现代性是一种怀疑文明的中国式的世俗现代性,具有媚俗倾向;是一种基于宽容的现代意识但最终又有一定传统意味的反现代性;是一种与五四有一定关联但主要体现上海市民精神的文学现代性。

关 键 词:世俗现代性  日常生活  宽容  反现代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