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向度
作者姓名:任梦楠  廖茂忠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化叙事的内在机制及实践路径研究”(23CKS054)。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有其自身的情感逻辑。它根植于民族成员个体的人本规定性、内嵌于民族社区情感的差序性、熔铸于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共通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族群刻板印象带来的民族个体认知偏差、族群社会距离导致的族际情感疏离以及不良社会思潮造成的民族记忆解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情感层面面临的现实挑战。从情感向度切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回归和观照各民族的情感世界:通过加快建立民族互嵌式社区,消除民族个体认知偏差;设置民族互动仪式,拉近族际社会距离;构建宣传教育矩阵,强化民族集体记忆。充分发挥情感能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处理好民族情感的个人自主性与社会受动性、私用与公用、社会合理性与合情性等张力问题,从而为“同心共筑中国梦”凝聚磅礴的精神动力。

关 键 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情感向度  实践进路
点击此处可从《民族学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民族学刊》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