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
引用本文:刘思谦.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2):121-125.
作者姓名:刘思谦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中文系,河南,开封,475001
摘    要: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对应着两个语境 :故事发生时的语境 ( 5 0年代初至 70年代初 )和故事写作时的语境 ( 80 - 90年代 )。她将“陪斗者”这一政治身份转化为叙述人的观察和言说视角 ,通过“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的修辞方式 (表现为“我不是…”/“我是…”的语式 ) ,实现了对语境限制的反限制 ,构成了一种“互文本”的深层意义结构。其戏谑式命名的常用方式是“贬低陈述”。作为女性写作 ,杨绛选择反讽作为自己散文的基本修辞方式 ,既是时间的积累沉淀对她的话语启示 ,也是她对自己文化素质审美心智优长的一种发挥

关 键 词:杨绛散文  反讽  语境  反命名  戏谑式命名
文章编号:1001-8204(2002)02-0121-05
修稿时间:2001年10月1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