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汉代儒学中的《大学》本义
引用本文:肖航.论汉代儒学中的《大学》本义[J].江淮论坛,2013(2):78-83.
作者姓名:肖航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43007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白虎通义》政治思想研究”(11CZX034)
摘    要:汉代宇宙论的丰富为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形而上基础,“天人感应”思想也构成了汉代儒学的鲜明特色。以《大学》这一典型文本为例,从“天人感应”这一特色思维模式阐释来看,其意义基本可以自足,并不存在后世所认为的缺简错简等问题。“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从三个维度阐发了“天人感应”这个主题。在工夫论中,“格物致知”讨论的是“天人之际”即“天人感应”的边界,实现过程中需要有天的参与。诚意、正心、修身等均为人力所及之范围。《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汉代儒者对时代命题的思考与解读。

关 键 词:汉代  儒学  天人感应  《大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