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文学中的“狂人”形象 |
| |
作者姓名: | 林荣松 |
| |
作者单位: | 宁德师专教务处 |
| |
基金项目: | 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资助 |
| |
摘 要: | 1918年春,鲁迅与钱玄同在北京绍兴会馆那场关于“铁屋子”的世纪性对话,催生了现代中国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催生了现代小说人物画廊中“狂人”家族的第一个典型。“狂人”形象的大量出现,是五四文学的一个独特景观,与现代中国的历史转型和人格现代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狂人”作为那个时代特殊的群体,不仅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也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20世纪初是一个需要“狂人”而又产生“狂人”的时代。诚如黎锦明在(大街的角落·序》中所说:“甘世纪是精神病倾向最明显的时代”。病理学告诉我们,一般精神病…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